首先,我們先來了解睡眠潛伏期。睡眠潛伏期又稱睡眠潛伏時間,是指多導睡眠圖監測從記錄開始到非快速眼動睡眠1期(持續3分鐘)開始的時間。簡單來說,就是從上床就寢到真正睡著的這段時間。睡眠潛伏期正常時間為10-30分鐘,過短或過長都可能是睡眠障礙。根據《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》的界定,睡眠潛伏期如果超過30分鐘,則為入睡困難。不同的人睡眠潛伏時間長短不一。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、不同心情和不同身體狀態下,睡眠潛伏期也不一樣,所以睡眠潛伏期長短并不是決定性因素,睡眠質量的好壞才是重要的。
如果睡眠節律正常,上床就寢時能“1秒入睡”,睡眠中途很少醒來,即使醒了也能在10分鐘內再次入睡,每晚能睡6-8小時,第二天睡醒之后精力充沛、反應敏捷、體力充足,這就是睡眠質量非常好的狀態了。這種情況下,睡眠潛伏期短,“1秒入睡”當然是好事啦!但是如果睡眠潛伏期短,睡眠質量卻很差,就要高度警惕疾病因素導致的“1秒入睡”了。
哪些疾病會導致“1秒入睡”呢?
比較常見的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(obstructive sleep apnea-hypopnea syndrome),英文簡稱OSAHS。OSAHS多發于肥胖人群,它突出的表現就是快速入睡、鼾聲如雷、睡眠節律紊亂。長期夜間睡眠時打鼾,呼吸不暢,導致身體缺氧,睡眠質量差,睡醒后感覺跟沒睡一樣,無精打采、頭痛或者眩暈、體力欠佳、記憶力下降、白天容易嗜睡,甚至開車等紅綠燈時也會睡著。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血壓、血糖,甚至血脂這一系列的內分泌代謝紊亂,而且循環系統的疾病就慢慢出來,如動脈硬化,甚至還會出現神經系統的問題,像帕金森、肢端肥大癥、老年癡呆等并發癥。這樣的“1秒入睡”,是需要及時發現并積極干預治療的。如果已經有了并發癥,建議使用呼吸機,因為這樣能及時終止并發癥加重的勢態。